“新唯物主义”学术研讨会在足球博彩app 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12-26
本网讯(通讯员 张天雨 刘博源)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新唯物主义”学术研讨会在振华楼足球博彩app B214报告厅举行。会议由足球博彩app-体育博彩平台大全 主办,武汉大学美国哲学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的20余位学者提交论文或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聆听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足球博彩app-体育博彩平台大全 苏德超教授主持。足球博彩app-体育博彩平台大全 朱志方教授代表学院向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围绕会议主题“新唯物主义”,在致辞中阐述了唯物主义的三大战役,分别是自然主义反对超自然主义的战役、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战役、唯物主义与自身理论问题的战役。
(朱志方教授)
(苏德超教授)
21日的第一场会议由南京大学潘天群教授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研究员首先进行了题为“物理主义的命运”的报告,主要讨论了强弱版本的物理主义立场之异同,以及实在论的物理主义和非实在论的物理主义等问题。成素梅研究员指出,逻辑经验主义者把物理语言作为科学的普遍语言,使物理主义从方法论转向认识论,而当前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强化了物理主义的立场。在点评环节,华中科技大学陈刚教授对自然主义和物理主义进行了区分,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成素梅研究员)
足球博彩app-体育博彩平台大全 孙思教授在“一种操控主义的因果说明理论”中试图回答,因果说明理论中操控或干预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孙思教授介绍了伍德沃德操控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通过引入干预、不变性和结构方程式,区分了直接原因和起作用的原因,对因果关系进行了新的刻画,最后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辩护。华中科技大学熊文娴副教授在点评时补充说,科学哲学逐渐从单纯的逻辑分析走向以实践应用为导向,而伍德沃德的干预主义不同于功能主义,主要强调从实践出发。北京师范大学代海强研究员对操作主义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提问。孙思教授对于学者们提出的问题分别进行了解答。
(孙思教授)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魏屹东教授报告了“适应性表征主义:自然主义的一种新形态”,试图通过定义来消除意识的解释鸿沟问题。魏屹东教授指出,“适应性表征”是指认知系统具有在特定环境或语境中自主地表征目标对象的能力,且这种能力能够随着环境或语境的变化而自主调整和提升。按照这个定义,适应性表征不仅是自然认知系统的本质属性,也是人工认知系统的核心属性。魏屹东教授的理论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朱志方教授提出了质疑,指出人类的认知系统中有非表征的部分,如果人工智能系统仅仅要求表征性的认知系统也许还不够完善。魏屹东教授对问题和质疑一一做出了回应。
(魏屹东教授)
第二场会议由成素梅研究员主持。足球博彩app-体育博彩平台大全 朱志方教授在“物质世界中的逻辑法则”报告中主张,逻辑法则不是必然的真理。朱志方教授采取规范主义立场,否认逻辑规则是真理,而应被看作是人为约定的规则,并从逻辑法则的规范性、逻辑法则是约定的规则、逻辑法则的局限性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逻辑规则是有关于推理活动的约定规则,是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而非真理。在随后的点评和讨论环节,气氛十分热烈。潘天群教授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逻辑表达客观世界,具有真理性,并且强调同一律不可挑战。朱志方教授则坚持自己观点,主张逻辑没有真假,并且同一律是关于符号的规则而非对事实的表达。此外,朱志方教授还就一些问题进行了回答和澄清。
(朱志方教授)
随后,潘天群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如何获得知识?”的报告。潘天群教授认为,虽然机器具有优越的计算、推理能力,但是由于机器没有感知与信念,无法满足知识所必要的“证成”以及对“真”概念的理解,因而目前只能以“拟人类”的存在方式来认知世界。只有通过“翻译函数”构建拟人的感知系统、与世界直接联系,才能让机器真正像人一样认知世界。湖北大学王振副教授在点评中对潘天群教授的理论进行了框架重构,认为其报告中没有提到一些现当代的科学实践。提问环节中,武汉大学潘磊副教授认为机器需要面对怀疑主义的挑战,陈刚教授和潘天群教授就机器学习的具体范畴进行了交流,湖南师范大学詹好同学认为人工智能获得知识不需要理解真概念。代海强研究员对“获得知识”的意义层次进行区分,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对信息进行理解。潘天群教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
(潘天群教授)
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在题为“奠基物理主义与心身问题”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目前应对心物问题的理论派别,随后主张用奠基角度阐释心物问题具有传统理路不具备的优越性,在解释了奠基概念的基本结构后,分析了奠基理论回应物理主义面临的传统批评的种种可能。在随后的点评环节,熊文娴副教授对“形而上学解释”的具体涵义提出了疑问,并质疑了梅教授回应“心物鸿沟”问题时的一些理论细节。在问题讨论环节,陈刚教授、代海强研究员、苏德超教授纷纷对奠基理论表达了质疑。梅剑华教授对问题和质疑作了回应,双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梅剑华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陈刚教授作了题为“非还原物理主义”的报告。陈刚教授反驳了哲学史上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明确反对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还原论,否定心灵和物理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主张在理解心物互动时,应该将身心平行论与戴维森的非还原物理主义结合起来。在点评环节,武汉理工大学的杨海波副教授就因果界定和可设想性问题做出了评论。在讨论环节,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孙思教授反对将因果性理解为必然性;苏德超教授对非还原论的后果表达了担忧;代海强研究员则认为,只有从非实在论立场才能更好地论证非还原的物理主义。陈刚教授对这些问题和质疑做出了回应。
(陈刚教授)
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在“自然主义科学哲学之我见”中解释了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进路,分别介绍了奎因的自然主义、认知科学为代表的第二代自然主义、进化认识论,并主张学科化的自然主义,如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自然主义。朱志方教授在点评环节中,对桂起权教授的基本观点表示赞同,并就自然主义的发展史作了一些补充。在讨论环节,陈刚教授对奎因的自然主义立场进行了补充,并肯定了库恩的理论创新。
(桂起权教授)
第三场会议由熊文娴副教授主持。首先,代海强研究员作了“Are Dreams Conscious Experiences?”的报告,介绍了哲学史上关于梦与经验关系的三种观点及其各自缺陷,试图对梦境与梦境报道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解释说明,主张梦境和现实经验在验证上的不对称性。代海强研究员认为,梦境是潜意识经验而非有意识经验,并从语言学角度对梦境进行了分析,将梦境视为做梦与梦境报道的综合体。王振副教授作了点评,认为不能忽视梦境的形而上学层面。在讨论环节,魏屹东教授质疑了梦境研究的相关概念;朱志方教授和苏德超教授分别提出了特殊形式的梦境案例。代海强研究员对这些问题分别作了回应。
(代海强研究员)
随后,郑州轻工业大学王铜静博士作了题为“论语言的规范性与自然性”的报告。王铜静博士在介绍了哲学史上语言规范性和自然性的相关理论后,提出在自然主义中调和语言规范性和自然性的出路:语言的自然性是其规范性的基础,规范性是其自然性的进阶。熊文娴副教授用繁、简文字的矛盾实例,对王铜静博士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同时提出了语言研究层次的区分。魏屹东教授建议,我们可以从表征主义来理解语言;代海强研究员提出了有关本能和规范性的质疑;朱志方教授对语言的自然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王振副教授对王铜静博士的论证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王铜静博士对学者们的建议表示了感谢,并对质疑给出了回应。
(王铜静博士)
之后,熊文娴副教授作了“论理论间关系、间接确证与非充分决定”的报告。熊文娴副教授从非充分决定问题的间接确证反驳入手,对理论的间接确证背后的五条关系进行了一一的考察与反驳。在随后的点评和提问环节,王振副教授对“后承”概念提出了疑问;潘天群教授对五种关系的划分提出了不同意见;朱志方教授澄清了科学实在论与唯物主义的关系,认为强非充分决定论无法反驳;潘磊副教授认为,可以尝试调整“证据”范畴来规避非充分决定问题问题。熊文娴副教授对疑问和质疑分别进行了回答和回应。
(熊文娴副教授)
最后,武汉大学张涛博士作了题为“采用最佳说明推理(IBE)为科学实在论辩护及面临的困难”的报告。张涛博士简述了最佳说明推理的内容,分析了使用最佳说明推理为科学实在论进行辩护的两种思路,以及两种思路各自面临的问题。杨海波副教授在点评中指出,说明的主体性较为模糊;代海强研究员提供了关于IBE的新的理解。张涛博士对建议表示了感谢,并对疑问和质疑作了回应。
(张涛博士)
在闭幕式中,苏德超教授总结了会议成果,感谢了与会学者的参与。朱志方教授积极肯定了本次会议中的学术交流,并勉励各位同行一起进步。本次会议讨论热烈,与会学者的论文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会后交流也热度不减。参与会议的师生纷纷表示,自己从本次会议中受益良多。
(与会学者合影)
(图片:成骁杰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