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7-07
本网讯 ( 通讯员李懿迪) 7月1日至2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由足球博彩app-体育博彩平台大全 主办,武汉大学教授陈波、程勇,南京大学教授潘天群、顿新国、张力锋,南开大学教授刘叶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留华,山西大学教授陈敬坤,中山大学教授任远,湖北大学副教授李莉,山东大学副研究员王洪光等10余位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
由陈波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拟于年内结项。7月1日上午开会讨论了与课题结项有关的事宜。首先,足球博彩app-体育博彩平台大全 科研秘书禹燕民老师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流程及其注意事项。然后,陈波教授谈了本课题的运行过程、主要的阶段性成果、结项成果的安排及其目前状况,结项的后续安排等事宜,然后全体与会成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就某些后续安排达成一致。7月1日下午至7月2日全天,与会成员进行了认真的学术交流,程勇教授主持了7月1日下午的交流和讨论,潘天群教授和李莉副教授分别主持了7月2日上下午的交流和讨论。
南京大学潘天群教授报告了他刚发表的英文论文,题目是“命题的经验内容”。他指出,哲学家关心命题或理论的内容,如波普尔提出了经验内容的概念,认为“陈述p的经验内容是其潜在证伪者的类”。他认同此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命题的经验内容指的是包含在命题中或从命题中演绎得出的、与世界相关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该命题被经验地证实或证伪。基于此,他给出了非概率地计算复合命题经验内容值的演算系统。他通过“指派”基本命题经验内容的单位值和全称肯定命题经验内容的单位值,计算出了四种直言命题经验内容的值,并以牛顿万有引力公式经验内容值的计算为例,说明该演算系统能够为科学理论的比较提供全新视角。
武汉大学陈波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什么是逻辑”。他首先勾画了逻辑和逻辑哲学的基本发展图景,并指出“逻辑”是一个生长和变动的概念,它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一门学问,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有关,从对“人类事实上如何思维”的考察中提炼出“人类应该如何思维”的规范。推理和论证既包括必然性的(通过推理的形式结构,前提的真能够确保结论的真),也包括扩展性的(结论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而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真,但如何从前提推出结论依然存在大致的模式、程序、方法和规则),因此,演绎逻辑、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等等都属于广义“逻辑”的范围。接着,陈波回顾了数学哲学中的贝纳塞拉夫问题,并提出在逻辑中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逻辑的“可通达性”(Accessibility)、“可应用性”(Applicability)、“规范性”(Normativity)、“可修正性”(Revisability)和“选择问题”(Selection)五个方面,他本人对此做出了初步回应。基于以上讨论,陈波指出自己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大逻辑观,并同意吉拉·谢尔(Gila Sher)的说法:逻辑既奠基于世界,也奠基于人类心灵。
南京大学张力锋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论反事实推演和模态知识”。他指出,反事实推演因其中经验要素的作用不同于先验/后验认识而被视为是扶手椅知识的典型获取方式,但实际上扶手椅知识只是一种相对于具体认识者的、因经验要素在知识获取进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而确立的认识方式,与作为典型认知模态的先验/后验知识分属于不同的认识范畴,因而不构成对传统的先验/后验知识分类的挑战。他接着指出,模态知识不能因反可能条件句反例的相关争论,而被归结为以反事实推演为主体的认识过程,反事实条件命题的必然性分析表明:它们的认识必须诉诸某些先验模态原则,因此反事实推演的模态认识论方案并未获得彻底胜利。
华东师范大学张留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逻辑形质论及其问题”。他指出,形式(form)与内容(matter,或曰质料)之分最早被亚里士多德应用于形而上学领域,后主要经康德塑造为当今逻辑研习者的一种常识观念,即,任何推理都可做出形式和内容的严格区分,逻辑学只关乎其中的形式性。接着,他借助当代非经典逻辑的丛生现象、当代推理主义者关于内容有效性的观点和推理心理学的实验数据,表明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逻辑形质论”(logical hylomorphism)的观点都开始动摇,形式与内容间的分界线并非固定不变,这种区分有时不过是出于实用性考虑。他最后指出,对内容的强调不意味着逻辑学不再关注形式化方法,只是说明对逻辑学本性和范围的理解有必要在当代多学科视域下重新予以辩护。
山西大学陈敬坤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二维语义学”。他首先介绍了二维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指出查尔默斯的认知二维语义学是众多二维语义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版本。但作为认知二维语义学的核心论题,先验概念的定义却面临着嵌套问题的严重挑战,该问题是指:事实性的认知算子会嵌套在其他模态算子中,从而导致困难。他指出,嵌套问题实际上源于先验偶然真理本身造成的困惑,因为先验概念的模态解释会导致一个假命题在某个可能世界中是先验的。为解决嵌套问题,查尔默斯和雷本提出一种非模态的先验性解释,认为先验命题除了必须具有必然的认知内涵外,还要满足活性约束条件。齐普和波勒等人则认为活性语义学的二维真值条件并不总与非模态解释相匹配,而且会导致先验性概念变得琐碎脆弱。陈敬坤则认为这些质疑并不对活性约束条件本身构成实质性威胁。
南开大学刘叶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本质主义”。他首先梳理和介绍了三种本质主义。其一是传统的本质主义理论,以本质主义创立者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亚氏本质主义虽然在处理类事物时显示出融贯和解释力,但在个体本质问题上摇摆不定。其二为个体本质起源论,以克里普克、普特南和萨蒙为代表。该观点借助可能世界理论提出,认为个体本质即其“来源”或“起源”,自然种类事物的本质是该类成员共有的内部结构。理解个体本质起源论,需诉诸模态分级。其三为关于本质的“实在定义”方案。该理论以范恩为代表,认为本质本身就是“初始”概念,因而拒绝对本质进行模态刻画,而是进行某种“定义性刻画”。刘叶涛指出,这一“颠覆性”方案近年来讨论颇多,值得国内学界高度关注和研讨。
南京大学顿新国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人工智能中的逻辑研究”。他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并指出人工智能的第一阶段是模拟人的计算理性,主要采用演绎逻辑;人工智能的第二阶段是模拟人的学习理性,采用连接主义路径,具有浓厚的归纳色彩;人工智能的第三阶段则是模拟人的行动智慧,但在发展过程中,因决策不具可解释性而产生的“黑箱”问题屡受诟病。顿新国针对此问题指出了两条解决路径,其一是构建具有足够多人类常识和背景知识,有能力深刻理解周边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系统;其二是将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相融合,构建能够实现“最佳解释推理”的人工智能系统。
中山大学任远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逻辑的规范性”。他从澄清规范性的概念入手,首先简要回顾了康德、皮尔斯、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等人对于逻辑规范性的经典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对逻辑规范性论题的若干基本论证,介绍了逻辑规范性论题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及其回应。他指出,构成性问题和自主性问题是逻辑规范性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麦克法兰通过提出桥梁原则回应上述挑战。桥梁原则试图沟通逻辑后承关系和信念修正之间的间断,这意味着语义学观念的逻辑和认识论观念的逻辑在规范性上具有不同特征,逻辑的规范性问题从而与逻辑的形而上学地位及认识论地位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联既表现在逻辑规范性与逻辑多元论间存在明显张力,也表现在逻辑的实在论立场和反实在论立场关于逻辑规范性有不同主张。任远最后指出,作为认识论观念的逻辑规范,对于一般认知规范具有独立性,逻辑规范是思维的构成性规范;作为语义学观念的逻辑,其规范性则是派生的和非构成性的。
山东大学王洪光副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逻辑多元论的‘崩溃难题’及其皮浪主义解”。逻辑多元论主张存在不止一个正确逻辑,逻辑规范主义主张逻辑是规范的。然而,以上两种逻辑哲学立场之间存在张力,逻辑规范性常被用来构建针对逻辑多元论的论证,使得多元论崩溃为一元论。王洪光分析对比了崩溃论证的普利斯特型和里德型,指出它们的结构如何使得逻辑多元论陷入困境。随后,她详细评述了逻辑非规范主义立场以及崩溃难题对非规范主义逻辑多元论的复仇。最后,她为崩溃难题给出了一种皮浪主义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悬置判断在认知状态、认知规范和元规范三个层次上对崩溃论证的阻断,得出结论:一个逻辑多元论者无论其逻辑规范性立场如何,只要接受悬置判断,便再也不会遭受由多元论向一元论的崩溃。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